灼熱絲試驗機的結構設計需嚴格匹配國際 / 國家標準(如 IEC 60695-2-10、GB/T 5169.10)對測試條件的要求,核心目標是模擬電氣設備故障時的 “灼熱元件" 場景,精準控制溫度、接觸壓力、作用時間等關鍵參數,并保障測試安全。其結構主要分為7 大核心系統,各系統功能與部件協同實現完整測試流程,具體如下:

加熱系統是試驗機的核心,需穩定輸出 500-1000℃(部分機型可擴展至 1200℃)的高溫,并確保溫度均勻性與穩定性。
核心部件:
材質:耐高溫陶瓷或石英材質(絕緣、不導熱),防止熱量傳導至其他部件;
功能:固定灼熱絲兩端,確保絲體處于水平或垂直測試位置(根據標準要求),且可更換(便于絲體磨損后替換)。
類型:采用可調式直流 / 交流電源(功率 500-1000W),通過電流調節控制灼熱絲溫度;
特性:具備 “軟啟動" 功能,避免瞬間大電流沖擊導致絲體斷裂,同時支持溫度反饋閉環控制(與溫度監測系統聯動)。
材質:采用鎳鉻合金絲(常見 80% Ni+20% Cr),耐高溫、抗氧化,不易因長期加熱變形;
規格:直徑通常為4mm(部分特殊測試為 2mm 或 6mm),長度根據燃燒箱空間設計(一般 100-150mm),絲體需平直無彎曲,避免溫度分布不均。
灼熱絲本體:
加熱電源:
絲體固定座:
該系統需實現樣品的精準固定,并確保灼熱絲與樣品的接觸壓力、燙入深度、接觸位置符合標準要求,適配不同形狀的樣品(如塑料板、電子元件、線束)。
核心部件:
功能:限制灼熱絲燙入樣品的深度(標準要求 7±0.5mm),避免過度接觸導致測試結果失真;
結構:可調節金屬擋塊,通過刻度或電子位移傳感器設定深度,接觸后自動觸發限位。
作用:控制灼熱絲與樣品的接觸壓力(標準要求 1±0.2N);
實現方式:
手動機型:通過配重砝碼+ 杠桿結構調節壓力,砝碼精度 ±0.05N;
自動機型:通過壓力傳感器+ 氣缸 / 電機驅動,實時反饋壓力值并自動補償,偏差≤±0.1N。
材質:金屬框架(表面防銹處理)+ 絕緣夾具(如聚四氟乙烯,耐高溫);
調節功能:支持三維調節(上下、左右、前后),可通過旋鈕或電機驅動(自動機型)調整樣品高度,確保灼熱絲能垂直 / 水平接觸樣品指定區域。
樣品架:
壓力控制組件:
燙入深度限位器:
溫度是灼熱絲測試的關鍵參數(如 GWIT/GWFI 測試需精確到 ±2℃),該系統需實時監測灼熱絲溫度,并支持定期校準,保證數據可靠。
核心部件:
包括標準銀箔(純度 99.99%,厚度 0.06mm,用于驗證溫度:銀箔熔點 961.78℃,當灼熱絲溫度達到該值時銀箔應熔化)、清潔刷(校準前清潔灼熱絲表面氧化層)。
功能:實時顯示灼熱絲溫度,支持溫度設定、恒溫控制(如設定 850℃后,通過加熱電源閉環調節電流,使溫度波動≤±2℃);
附加功能:具備 “溫度校準模式",可接入標準溫度計(如鉑電阻溫度計)進行偏差修正。
類型:采用T 型(銅 - 康銅)或 K 型(鎳鉻 - 鎳硅)熱電偶(測溫范圍覆蓋 500-1200℃,精度 ±1℃);
安裝位置:熱電偶探頭需緊貼灼熱絲中部(溫度最高且最均勻的區域),避免與絲體直接接觸(防止短路),通過陶瓷支架固定。
熱電偶:
溫度顯示與控制器:
校準輔助組件:
灼熱絲測試可能產生火焰、煙霧或熔融滴落物,該系統需隔離燃燒風險,并便于觀察測試過程(如起燃時間、火焰持續時間)。
核心部件:
內置 LED 冷光源(不產生熱量,避免影響測試環境溫度)、高清攝像頭(可選,用于記錄燃燒過程,便于后續結果追溯)。
組成:排風風扇(風量可調,通常 10-20m3/h)+ 排氣管(連接室外或廢氣處理裝置);
功能:及時排出測試產生的煙霧、有毒氣體(如塑料燃燒產生的 VOCs),保障實驗室空氣質量,同時避免煙霧干擾溫度監測。
材質:304 不銹鋼板(厚度 1.2-2mm),內壁黑色啞光處理(減少反光,便于觀察火焰);
體積:常規為0.75m3 或 1m3(符合 IEC 標準要求,避免煙霧濃度過高影響觀察,且足夠容納滴落物收集組件);
防護設計:配備鋼化玻璃觀察窗(耐高溫,可清晰觀察內部)、安全聯鎖裝置(打開箱門時自動切斷加熱電源,防止燙傷)。
燃燒箱(測試腔):
排風系統:
觀察輔助組件:
該系統需實現灼熱絲向樣品的平穩移動,確保接觸速度符合標準(通常 10-25mm/s),避免速度過快導致壓力波動,或過慢導致溫度損失。
核心部件:
僅自動機型配備(如光電編碼器),實時反饋灼熱絲移動距離,確保燙入深度精準(與限位器聯動,超差時自動停機)。
手動機型:通過手輪 + 絲杠結構,人工調節灼熱絲移動,速度由操作員控制(需配合秒表計時,確保速度達標);
自動機型:通過步進電機 + 滾珠絲杠,由控制系統設定移動速度(精度 ±1mm/s),支持 “接觸 - 保持 - 脫離" 全自動流程(如接觸 30 秒后自動撤回灼熱絲)。
驅動機構:
位移傳感器:
該系統整合所有參數控制、狀態監測與數據記錄功能,簡化操作流程,確保測試可追溯。
核心部件:
功能:自動記錄測試數據(溫度曲線、壓力值、起燃時間 Ti、熄滅時間 Te、滴落物引燃情況),支持數據導出(如 USB 接口導出 Excel 格式),部分機型可連接電腦(通過軟件實時監控并存儲數據)。
作用:接收各傳感器(溫度、壓力、位移)的信號,驅動加熱電源、電機、排風系統等執行部件,實現 “參數設定 - 閉環控制 - 異常報警" 的自動化流程;
報警功能:當溫度超差(如高于設定值 10℃)、壓力異常(如低于 0.8N)、熱電偶斷裂時,自動停機并聲光報警。
功能:設定測試參數(溫度、灼熱時間、接觸壓力、移動速度)、啟動 / 停止測試、顯示實時狀態(溫度、壓力、計時);
界面:中文 / 英文雙語(部分機型支持多語言),操作邏輯清晰,支持參數保存(如存儲 100 組常用測試方案)。
操作面板 / 觸摸屏:
控制器(PLC / 單片機):
數據記錄模塊:
1. 計時裝置:
2. 滴落物收集組件:
3. 安全防護組件:
測試時,加熱系統將灼熱絲升溫至設定溫度(由溫度監測系統校準與穩定),樣品夾持系統固定樣品并調節位置,位移驅動系統帶動灼熱絲以標準速度、壓力接觸樣品,燃燒防護系統隔離風險并觀察燃燒現象,控制系統實時監控參數并記錄數據,輔助系統(計時、滴落物收集)完成結果判定。各系統通過傳感器與控制器聯動,確保測試符合標準要求,數據準確可靠。